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
原标题: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
近千名国内外嘉宾出席开幕式,大会设置六大高层论坛、三大品牌特色活动以及多场专题论坛等
7月2日,工作人员在数字经济沉浸式体验区与数字人交流。
7月2日,小朋友在数字经济沉浸式体验区体验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实训系统。
7月2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图为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标识。A12-A13版摄影/新华社记者 任超
7月2日,观众在数字经济沉浸式体验区体验一款VR设备。
7月2日,数字经济沉浸式体验区展示的道路压实度快速检测机器人。
7月2日上午,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大会邀请到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名重要外宾,国内外共有近千人出席开幕式。
自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发出一年来,全球城市间数字领域已取得务实合作成果。今年,大会通过新增“伙伴城市”和构建商协会合作网络,助力全球数字经济“朋友圈”再扩大,持续推动数字领域务实合作。同时,北京将同各城市一道,为落实倡议采取六项行动计划:一是深化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推动数字规则和标准先行先试;三是开展数字人才联合培养;四是推动试点示范项目合作;五是发起成立数字经济企业“出海”服务基地;六是开展数字经济城市标准研究。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正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目前,北京5G网络基站、智能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快速完善,数据要素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数字产业蓬勃发展。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作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成果展示和交流窗口,是构建普惠均衡、创新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数字经济格局下的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交流合作平台。
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以“开启数智新时代共享数字新未来”为主题,设置“1+6+3+N”的活动框架,包括一场开幕式和主论坛、六大高层论坛、三大品牌特色活动以及多场专题论坛和系列活动。大会将持续至7月5日。
开幕式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
今年将陆续推出数据产权等8项制度文件
当前,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带动和创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带来经济发展新机遇。
如何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要准确把握数字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开拓经济发展新蓝海;要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提升数字中国建设质效;要深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刘烈宏介绍,国家数据局运行以来,切实履行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职责,加快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布局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激活数据要素价值。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10%左右,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要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协同,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和基础制度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全面统筹数字化发展和安全,完善数字中国建设推进机制,强化常态化监测评估,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刘烈宏提到。
“国家数据局将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今年陆续推出数据产权、数据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8项制度文件,加大政策供给,推动我国海量数据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刘烈宏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
工信部将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383.7万余座,占全球5G基站总数超6成,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4.65亿。
截至2024年一季度,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2.9%。全国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个,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今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超过4.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6%。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
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深刻把握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基石,加强战略布局,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深化设施设备和数据共享,加速前沿技术转化应用,加快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二是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壮大数字经济动能,加快推进5G、千兆光网等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融合应用,发挥应用场景优势,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加快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创新应用示范标杆,积极建设智能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三是加快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强化数字经济保障,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大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研究制定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政策,保障数据要素高质量流通应用,培育壮大数字产业规模。
主论坛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发布
截至今年一季度中国AI企业数占全球15%
7月2日下午,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发布《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应用爆发式发展,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算力成为战略资源和科技竞争焦点,主要国家高度关注算力互联,并开展多方探索。
《白皮书》显示,主要国家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总体看,2023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5个国家数字经济总量超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超8%;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60%,较2019年提升约8个百分点。2019年-2023年,德国、日本、韩国数字经济稳定发展,美国、中国数字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从内部结构看,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持续发挥,2023年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6.8%,较2019年提升1.3个百分点;预计2024年-2025年,全球数字产业收入增速回升,稳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具体来看,全球各国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等领域积极抢抓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提速。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AI企业近3万家,美国占全球的34%,中国占全球的15%;2023年-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AI独角兽企业234家,增加37家,占新增独角兽企业总量的40%,其中,美国AI独角兽企业120家,中国71家。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应用爆发式发展,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算力成为战略资源和科技竞争焦点,主要国家高度关注算力互联,并开展多方探索。
余晓晖提到,在产业数字化领域,全球产业数字化融合探索的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一方面,数字化探索正在发生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化,先进制造模式探索不断推进,数字原生企业利用数据+技术持续探索价值发现新模式。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带动支撑产业创新演变,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预计2024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保持13%左右的增长速度。
在数据要素领域,近年来,各国围绕数据要素强化战略布局,颁布多项法律、政策、规划等,统筹数据发展与安全。全球数据空间建设提速,国外数据空间建设加快、成熟度提升。欧洲形成160个数据空间实例,较2023年同比增长60%,其中公共、行业和应用案例分别为19个、63个、77个。日本启动Ouranos计划,在新兴产业创新、城市公共服务、新能源汽车及电池、金融交易四大领域开展建设。中国多元建设路径与技术路线展现创新潜力,行业空间、公共空间、城市空间、交易空间等助力打通不同领域数字化转型数据堵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