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经济一路“芬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大明 通讯员 谢辛凌

6月30日,走进沈丘县莲池镇牛营村的一处大棚基地,只见一簇簇花卉盆景五颜六色,香气扑鼻。该基地负责人吴鹏洋正带着10多名花农给盆景浇水、修枝,一派忙碌景象。

“俺都60多岁的人了,自从有了这个大棚基地,一年能挣2万多元,不少了。”留守妇女胡秀梅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这里活儿不累,还能顾家。

大棚经济一路“芬芳” 行业新闻 第1张

“每年‘线上+线下’可以销售花卉盆景20000多盆,花卉苗木10000余株,大多直供预约订单客户。产品除销往沈丘县城和周边乡镇外,还销往附近的西华、郸城、淮阳等地,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吴鹏洋坦言。

吴鹏洋今年34岁,大学毕业后曾被武汉一家建筑公司聘请为技术员。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大棚花卉盆景种植市场空间大,于是便萌生了创业的念头。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赵俞欣的支持。当年4月,在家乡优惠政策的感召下,他毅然返乡发展花卉栽培产业。

目前,他的大棚从1个发展到14个,露天栽培面积也由原来的5亩扩大到现在的100余亩,栽培品种从单一的发财树扩大到金钻、乒乓球菊、墨兰、铁树、茶花等数百个品种。

一花独放不是春。 去年,村里街道绿化,他为村里免费提供300多盆绿植盆景和一些红叶石楠、桂花树等,价值8000多元。此外,他每年不定期对村民进行花卉栽培管理技术培训,让当地不少劳力灵活就业,为乡亲们铺就了一路“芬芳”的致富路。

“该种植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吸纳当地农民务工,还辐射带动周边30余户村民发展大棚花卉盆景栽培、苗木种植,家庭年增收达5万元以上。”莲池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近年大力发展大棚花卉、西瓜等设施农业,让“大棚经济”成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