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行降息、小银行关停,存款‘搬家’是必然
存款利率下调再次来袭
近日,六大国有银行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邮储集体出手再次下调了存款利率。
一年期的定期存款现在只有1.35%,下调了10个基点,三年期1.75%,五年期1.8%,都下调了20个基点。对于最近想存钱还没来得及去存的人来说,一觉醒来,还没开始赚钱,就已经开始亏钱了。
7月29日,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调整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其中,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五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由2.30%降至2.10%,其他7家银行五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由2.05%下调至1.85%,均下调20基点。加上7月26日已经调整利率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各期限降幅在10基点至30基点不等,其中平安银行2年期存款利率降幅最大,下调30个基点至1.60%。至此,全部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均完成本轮存款利率下调。
存期越长下调的幅度越大。存款利率这次真的来到了一时代。新一轮的降息潮在各个银行再次上演,国有银行一降息,股份制银行紧随其后。一般而言,存款利率下调按照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的顺序分批次推进。
图片来源:pixabay
本轮存款利率下调,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2022年4月建立以来,主要银行第五轮集中下调存款利率。此前四轮下调分别是在2022年9月和2023年6月、9月和12月。
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的背后,是不断走低的息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首次跌破1.7%的关卡,降至历史新低的1.69%,突破了净息差1.8%的警戒界限。今年一季度,境内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降至历史最低点1.54%,相较于上年年末减少0.1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的1.74%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不断下调存款利率的同时,还有不断被合并的小银行。
6月14日,民生银行收购1家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
6月20日,辽宁农村商业银行获批吸收合并36家农村中小银行;
6月21日,正蓝旗汇泽村镇银行解散;
6月21日,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宣布吸收合并2家村镇银行......
据统计,2024年至今已有80多家小银行关停。
大银行的日子不好过,小银行则更是难上加难。
小银行最大的问题就是揽储成本高。由于小银行知名度低,想要吸引客户,就只能牺牲利润,抬高自己的利率。品牌和价格总得有一头占优势。
另外,村镇银行的客群往往都是年纪偏大的中老年人。想要吸引他们,不仅提供的利率普遍要比大银行要高。而且还要拿出额外的奖励给储户。
加上最近几年,频繁出现小银行暴雷事件。即便后期都能妥善解决,但也让储户闻“小”色变。
大家应该还记得2022年的河南村镇银行爆雷事件。涉及资金400亿,储户40万。也将小银行的风险隐患摆在了大众的眼前。
通过不断吸收合并这些小银行,相当于国家帮我们筛掉了高风险的银行机构。但是,国家出手了,并不代表我们就能高枕无忧。央行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显示,我国有高达337家中小银行被归类为高风险。所以,风险意识还是要有。
投资者应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
在银行纷纷调整存款利率的同时,也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询问,“哪家银行利率还高点?”有的网友在回复中推荐中小银行的大额存单,还有人推荐购买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或者理财产品。
今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传出“暂停发售3年期及以上大额存单”的消息,民生银行大额存单6个月及以上期限产品(包括在售的大额存单)停发。部分中小银行大额存单也额度紧张,想抢到甚至需要“秒杀”。
据悉,部分保险公司已于6月30日正式停售3.0%的增额终身寿险,并于7月1日上市预定利率2.75%的增额终身寿险。另据多家媒体报道,多名保险公司高管反馈,接下来调整方向可能是传统险预定利率上限将从当前的3%降至2.5%,分红险保证利率上限从当前的2.5%降至2%,万能险则可能从2%调整至1.75%。
在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尽快调整好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如果现在还能锁定收益较高的产品,也要抓紧时间。总体而言,投资者应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综合进行资产配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