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明存贷利差越来越小,为什么银行现在还上调存款利率?
一边是银行叫苦连天,另一边是为了促进市场经济恢复下调贷款利率。在如此背景下,银行的存贷利差持续收窄,为什么还有一些银行在上调存款利率?把钱存在这样的银行,到底有没有风险呢?
银行也不是傻的,谁不想利益最大化上调存款利率只是当下迫不得已而为!
短期季节性揽储压力驱动,因此开展类似“开门红”营销策略。
春节前后是银行传统的揽储旺季,中小银行通过阶段性上调存款利率、推出限时高息产品(如“新春喜报”“限时高息”),吸引储户资金以完成季度或年度考核目标。
例如,陕西麟游农商行、湖南桃源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将利率上调活动有效期设定至2025年3月底,与“开门红”营销周期高度重合。
其目的就是想让这家银行在春节期间将整年的揽存任务完成一大半以减小年中的揽存压力。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他们吸收存款很多时候都是依靠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存款所完成的。如果在这个时间不能够成功将揽存任务完成,那么整年的考核将有很大的压力。
银行为了完成上级监管部门的流动性管理需求,因此采用了提高利率达到快速完成揽存的目的!
部分中小银行面临存贷比超监管红线(如河南、山西等地农商行存贷比超过75%甚至逼近90%),信贷投放计划增长但存款增速不足,导致资金缺口。
像这些银行被监管部门要求降低存贷比,因此他们通过提高懒惰的利率,以此来吸收储户们的存款,达到降低存贷比的目的,以避免被监管部门处罚。通过短期高息揽储也可快速补充流动性,支持信贷扩张。
二、中小银行的竞争劣势与差异化策略
相比国有大行,中小银行网点少、品牌认知度低,根本就无法与大银行揽存去竞争,因此需通过更高的利率吸引客户。
例如,山西朔州农商行一年期利率(1.75%)较国有大行(1.1%)高出65个基点。
像这些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知名度小,影响力小,要想在众多大型商业银行,国有银行中分的一杯羹,也只有通过提高揽存的利率的方式才能够吸收到相应的存款,只有自己手里有了钱,才能让这些钱为自己赚钱。
利率倒挂与结构性调整,说白了就是短期存款利率适当提高中长期存款利率顺势下调。
部分银行为优先吸收短期资金,出现利率倒挂现象。如山西怀仁农商行一年期利率(1.75%)高于二年期(1.45%),以低成本推动短期存款增长,同时通过长期限产品维持利率“锚定”作用。
其实这么做的目的也是这些中小型商业银行为了完成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将短期的存款利率提高,从而吸收到足够的存款,以应对相关要求。或者是利用这些揽存到的存款,做好新的资产布置,以赚取更高的收益。
三、负债成本与息差压力的平衡
1. 阶段性负债成本容忍
尽管上调存款利率会增加负债成本,但中小银行通过限时活动、定向高息产品(如大额存单)控制总体影响。例如,河南荥阳农商行推出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2.35%,但限时限额发售。
通过这些揽存活动在短期内吸收到大量的存款,已完成银行整年对资金的使用规划,从而使银行有更好的盈利。
虽然短期内发售的这些存款利率会有所提高,会增大银行的揽存成本。在利润与成本中找到平衡,银行在一定情况下提高揽存的成本也是正常的操作之一。
2. 贷款端收益的局部支撑
在部分县域经济活跃地区,中小银行贷款利率仍有一定优势。虽然现在各大银行为了响应政策刺激消费,将贷款的利率进行一定程度的下调,但是在一些经济较活跃的地区,商业贷款的利率与银行存款的利息之间的差额仍然能够让银行过得不错。
例如,在网络上有山西某村镇银行高管提到,若三年期存款利率为2.15%,贷款端需维持3.68%的收益率,而当地优质企业贷款利率尚可覆盖这一成本。
一些银行因为有着优质的贷款资源,为了能够将贷款的这一部分收益拿到,提高一定的揽存利率吸收存款之后,放贷以获取收益也是能够理解的。
四、行业趋势与长期矛盾
1. 利率下行的大趋势未改
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存款利率仍将延续下行通道。东吴证券指出,货币政策将聚焦“降成本”,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将进一步生效,长期限利率可能系统性调降。
即使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银行存款利率来看,目前我国银行揽存利率确实仍然有下降的空间。
2. 净息差压力倒逼改革
2024年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已降至1.53%,处于历史低位。中小银行短期高息揽储虽能解燃眉之急,但长期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例如增加活期存款占比、压降高息负债,并通过差异化服务(如财富管理)增强客户黏性。
总结
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是短期市场竞争与阶段性经营需求的产物,但其可持续性存疑。未来,在监管引导负债成本下行、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中小银行需从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资产负债管理,以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稳健性。
二、储户存款需注意哪些问题?
1. 警惕利率“倒挂”与期限错配
部分银行短期存款利率高于长期(如1年期利率1.75% vs. 2年期1.45%),需结合自身资金使用计划选择期限,避免因提前支取损失利息。
在存款利率还可能继续下降的时间,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可能拿到的收益会更多,但是也要考虑这笔资金的使用计划期限。
2. 关注阶段性优惠的时间限制
部分高利率产品仅限“开门红”期间(如2025年3月底前)或额度有限,需确认利率有效期及是否需满足起存金额(如5万元以上)。
一般情况下,各大银行推出的这种开门红活动往往会有一些福利,除了会适当的上调存款利率之外,还有相关的存款礼物,红包等等。
3. 分散存款以降低风险
中小银行抗风险能力较弱,建议单家银行存款不超过50万元(存款保险制度上限)。优先选择存贷比合理(如低于75%)、区域经济活跃的银行。
这个考虑主要也是因为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的,要求银行存款总金额不超过50万元,哪怕银行倒闭破产出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都能得到保险公司的全额赔偿。
4. 比较不同产品与银行的综合收益
部分银行推出大额存单、加息券等工具(如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3%),需综合对比流动性、起存门槛和实际收益。同时注意隐性费用或转让限制。
我们去购买东西的时候都习惯货币参加,去银行办理存款时同样也应该如此,不同的银行给出的存款利率肯定是不同的,可以选择一家靠谱的利息高的办理。
5. 理性看待高利率的可持续性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高利率为阶段性现象,未来存款利率仍将下行。储户应避免因短期高息盲目延长锁定期,可考虑阶梯式存款策略(如分期限存入)。
因为对于定期存款而言,一旦提前支取,那么将会直接损失存款的利息收益,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存款期限才是最好的,如果不确定的话,那么可以选择滚动式的存款方式,将存款分成多份,不同的期限办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