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措并举 重庆全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原标题:权威发布|聚焦6大重点出实招!《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即将印发
2月28日,《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 李雨恒 摄
2月28日,《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江透露,27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拟于近期印发。《若干措施》聚焦民营企业最关心、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细化提出具体工作举措,重点聚焦在以下6个方面:
第一,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民企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助推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举措,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创新活力。比如,支持低空装备、工业母机等领域重点民营企业开展“订单式”研发制造,按规定择优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再比如,对民企承担的具身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开源社区等重点专项项目,按规定给予不超过5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
第二,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动能。《若干措施》提出引导民企融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鼓励支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举措。比如,对民企开发创新药、生物类似药等新产品按规定给予100万元—1000万元支持。再比如,对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制定冷链物流相关标准、获评国家4星级以上的冷链物流民营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
第三,完善民营经济法治保障。《若干措施》提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等方面措施,积极回应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比如,持续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集成跨部门跨领域执法监管事项,减少行政检查数量和频次。再比如,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采购货物、工程、服务预算管理机制,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和执行效率,按时足额支付民营企业参与的政府采购项目资金。
第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若干措施》提出严格落实公平竞争政策、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等方面措举措,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比如,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清单制度,着力破除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对民企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保障民企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再比如,优化“渝快办”政务服务,发布涉企高频服务事项,提高政府核发材料免提交率、表单字段预填率,让企业少交材料、少填表格。
第五,强化民营经济要素供给。《若干措施》提出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提高用能用地保障、提高人才用工支持、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强化数据要素赋能等方面措施,持续提升民营经济资源要素保障水平。比如,建成投产“疆电入渝”工程,加快推进渝黔直流背靠背、川渝特高压交流加强工程,为企业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再比如,支持民企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创新,开发高质量数据集,发展“数据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业态。
第六,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若干措施》提出加强新时代渝商培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方面措施,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比如,深入推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十百千万”培育工程,梯次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重庆·新渝商”队伍。再比如,严查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吃拿卡要等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记者 唐琴 李雨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