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育苗催生“绿色银行” 小小胡杨筑起生态富民“双屏障”

在初春的新疆尉犁县团结镇孔畔村苗木基地,20余名村民正有条不紊地将190万株胡杨幼苗分级打包。这些被誉为“沙漠卫士”的生态苗,即将运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筑起一道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城。

搬运树苗 (尉犁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订单育苗催生“绿色银行” 小小胡杨筑起生态富民“双屏障” 行业新闻 第1张

近年来,孔畔村积极探寻产业发展新路径,创新推行“合作社+订单+农户”的联营机制,与4家生态工程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协议,成功推动传统种植向订单农业转型。统一种源、专家指导、保底收购的“铁三角”模式,相较于传统种植模式,实现了收益的大幅增长。

种植户张庆礼的20亩育苗地刚完成订单交付,他说:“跟着合作社搞订单育苗,销路价格都有保障。这批苗子按每亩7600元的保底价全卖出去了,我很开心。”目前,全村已有46户加入合作社,育苗种类除胡杨苗外,还有白蜡、青杨、沙枣等抗寒抗旱树苗。

育苗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本村及邻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合作社负责人赵大庆介绍,旺季时,苗木基地能吸纳40多人灵活就业。

村民王学礼笑着说:“每年售苗旺季,我都会来分拣打包。时间久了,手就像卡尺一样,不用测量就能准确知道树苗尺寸,分拣速度也快。在村里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

下一步,团结镇孔畔村将持续做大做强苗木种植产业,通过广泛宣传和积极动员,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同时,做好苗木产业发展的“后半篇文章”,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切实提升苗木品质,为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尉犁县融媒体中心供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