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绩也能“网购”?养老金开户上淘宝,季末存款小红书……业内人士:业绩是被认可的 万亿氢能赛道一触即发,距离“终极能源”还有多远?网传投总被带走,华泰柏瑞辟谣!大股东变更获核准,中信金控成“券业一哥”第一大股东独辟蹊径?Babycare想做“无痛点奶瓶” 母婴市场的空间还有多大泛海控股预重整有新进展:13家意向投资人报名,将进入尽调环节此地何时无银?银价上涨“烫伤”光伏,上市公司加紧“去银”菜鸟掀起物流血战:京东顺丰直面冲击,通达极兔进退维谷赋能中非经贸合作,湖南建行利用“全球撮合家”助湘企出
财联社 6 月 30 日讯(特约记者 邹俊涛)银行业绩也能 " 网购 "?近日,网上有人发现,一些银行员工们正在通过网购平台来完成任务指标。财联社记者探访后发现,确有此事。
探访结果显示,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三大主流网购平台上均有不少商家可以提供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字人民币注册、快捷支付绑卡等服务,帮助银行员工快速完成任务指标。尽管,个人养老金开户价格贵的时候能达到 150 元每户,但依旧挡不住银行人购买。
此外,小红书也化身成了 " 掮客 " 平台,让银行员工们通过贴现存款的方式揽储,在一声声 " 姐妹们 " 中顺利完成存款冲量任务。
那么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业绩指标是否合规,又能否被银行认可?一家银行风险与合规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他认为这种方式获得的业绩 " 是被认可的,那些业务为银行增加了中间收入,也增加客户黏着度。" 而且银行也会定期抽验及评估以确保合规经营。对于后期是否会变成呆户,该人士指出,闲置户是有维护成本,民营银行需作出平衡,但国有银行负有政策性任务。
个人养老金最贵时每户 150 元 不乏银行人 " 网购 " 业绩
在季末考核压力下,不少银行员工通过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网购平台花钱购买服务,让第三方团队来帮助自己完成业绩考核。从快捷支付绑卡、注册会员到个人养老金开户、存款冲量等,可以购买到的服务是五花八门。
原来想这些卖家们提供的服务或许没那么靠谱,但没想到却是好评如潮。财联社记者看到,有家标着 "15 年老店 " 的商家,仅个人养老金开户服务的单月销量就超过 400 笔,并且全是好评。
当记者用 " 银行任务 " 作为关键词在淘宝上又随机找到一家店铺后发现,类似的服务也同样受到欢迎。该店铺的服务项目比 "15 年老店 " 的那家更丰富,销量也更为惊人,月销量前三的邮政银行快捷绑卡、邮生活会员注册拉新和银行存款冲量,合计月销量(完成付款)就超过了 11 万笔。
而且,该店铺还提供数字人民币注册、工行兴农通注册、三方存款等其他服务。店铺下方的评价大都是 " 效率高 "、" 解决了燃眉之急 " 等好评,甚至买家用户晒出了真实的绑卡客户名单来佐证店家服务的真实性。
颇为 " 套路 " 的是,该店铺将所有服务都标价为 "1 元 ",但记者询问后得知,其实每项服务的价格也是跟着市场走。其中,个人养老金开户服务单价要到 100 元每户。不过,所有的服务价格也会有细微调整,卖家们会根据各家银行开户流程的难易程度、预约还是真实开户以及任务完成时间等条件有所增减。
当记者对数据真实性,是否会被查到造假等问题还有疑虑时,拼多多上的卖家告诉记者,开户数据绝对真实有效,并声称 " 总行都在找我们做 "。当咨询个人养老金开户的价格,该卖家透露,之前贵的时候需要 150 元每户才接单,现在降了一些,可以便宜点给到 90 元每户。
而这样的店铺在京东上也存在。同样用 " 银行任务 " 作为关键字在京东 APP 上搜索,能看到有好几家店铺可以为大行员工们提供例如数字人民币注册、三方存管等银行推广服务,其中不乏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大行。
发帖求存款 小红书成 " 掮客 " 平台?
存款是银行员工另一项经常性考核指标。6 月下旬为二季度末,小红书上又出现大量发帖寻求帮助完成季度存款目标,并承诺给予高息贴息。
" 月末高息贴息,姐妹们快来,万 14,100 万。一天贴息 1400,只需要存一天 "。这样帖子下面,往往都会吸引来有存款任务的银行人或手持存款的网友的围观,彼此 " 讨价还价 " 一番。
而一些没有明确表明贴息的求助帖下面,也有人会主动上来追问 " 贴么 ",意思就是问是否贴息。
从发帖评论中看到,工行等大行给的贴息基本在 " 万 10" 左右。其它银行或地区给的高的可以达到 " 万 15",也就是 1 万元贴息 15 元,存款时间基本是一天。" 大城市往往可能会贵一些 ",有小红书用户指出,上海地区的贴息可以做到 " 万 10" 到 " 万 20"。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银行人发帖,其中也不乏 " 团队 " 专门负责牵线搭桥,为银行和储户之间沟通需求。财联社记者发现,有不少非银行人员也在小红书平台发帖,为各个银行进行揽储。
记者跟随进入一个名为 " 银行贴息 -3 群 " 的微信群,看到群主会时不时会发布一些存款贴息的信息,有意愿的会去私聊。而群里的 " 储户们 " 也非常积极,一个工行 250 万的单子,5 分钟之后去咨询就回复 " 已满了 "。
事实上,以往各个季度末也都有银行员工发帖寻求帮助完成存款任务,都是通过贴息方式。但值得关注的是,自 6 月初以来,六大行打响本轮银行存款降息潮的第一枪,股份行、地方性银行相继跟随,定存正式告别 "3" 时代。降息潮下,揽存成为了银行面临的第一道考验,压力也给到了前端的客户经理。如果完不成任务,客户经理往往要面临处罚。河北某工行的员工向财联社记者抱怨," 完不成一万块钱扣 5 块,主要是总被通报开会。"
另一方面,储户们也纷纷寻求更高利率的存款去处。有财经博主在小红书上称,银行月末冲量存款的收益率相对较高,比普通的银行存款业务的利率要高出许多,投资银行月末冲量存款可以在短短几天内为投资者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
是否合规?从业人士:银行认可这些业绩
通过 " 网购 " 来的业绩银行内部是否认可?财联社记者就此咨询了一家银行风险与合规从业人士,得到的答复是 " 银行是认可的,那些业务为银行增加了中间收入,也增加客户黏着度。"
但当记者指出,不怕这些通过网络购买到的账户最终变成呆户(没有业务的不动户)吗?该人士表示,闲置户是有维护成本的,民营银行需作出平衡,识别真实用户和满足需求,而国有银行负有政策性任务。至于合规方面," 会定期抽验及评估以确保合规经营 。"
而关于通过小红书进行贴息存款,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张慧进律师指出,存款贴息业务不违法。她表示,存款贴息也叫存款返现,指除去原有的银行利息外,另外根据存款金额给到储户的利息部分。
不过,张慧进指出,贴现利息是银行所明令禁止的,也是银行从来不允许的。一些中小型银行的储备能力较弱,存款缺口较大,不排除这些银行人私下采用贴现存款的方式在民间购买高利率的存款。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