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点在哪里?

CFIC导读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基调就是“加力提效”。专家认为,相较上半年,下半年无论是在“加力”还是“提效”上,仍有一定空间。

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点在哪里? 金融 国内宏观 积极财政政策 行业新闻 第1张

原标题:记者观察 | 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点在哪里?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在《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中提出,下一步财政部将重点做好六项工作。其中透露出未来的财政政策动向值得关注。

财政部将重点做好的六项工作是: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基调就是“加力提效”。专家认为,相较上半年,下半年无论是在“加力”还是“提效”上,仍有一定空间。

比如,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发行呈现第一季度发力,第二季度放缓的前置特征。其中,新增专项债目前已发行过半,但发行进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

“为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应加快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的发行进度,同时尽快动用专项债结存限额空间,剩余空间超过1万亿元。”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

今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重在“提质增效”,主要向中小微企业、战略新兴产业等方向倾斜。根据今年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预计全年可为经营主体减轻负担约1.2万亿元。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下半年税费优惠政策依然强调精准性、针对性。比如,2023年底前,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在多位专家看来,下半年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基建投资仍是重心,促消费还可进一步发力。

担当稳增长重任的财政政策继续发力毫无悬念,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重要性也更加凸显。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这意味着,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方面,可能会有新的举措。

罗志恒分析了可能的做法:短期以时间换空间,拉长债务周期、压降债务成本;同时对于部分风险明显加大的省份,加大中央的转移支付实现债务付息平稳过渡,救助、债务置换与问责同步进行。

当然,在地方债务风险约束等因素的影响下,业内人士认为,后续财政加力可能性较大的方向是首要落实好已有政策、最大限度发挥好政策效能,再考虑出台更多增量工具,即:先提速、后加量。

“先使用完现有财政工具,包括落实好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加速发行使用政府债券。”长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于博表示,类财政工具或是今年财政加力的关键增量工具,而地方债的发行进度将是观察政策性金融工具出台节奏的重要指标。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苑

微信编辑: 方子昭

《风险预警·金融版》简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区域企业发展大局,需要对金融风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应对,防范于未然。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风险预警·金融版》在政府权威部门指导下,依托先进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对金融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舆情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为金融监管部门、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提供权威、专业、实用、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舆情监测、研判、预警与应对建议。

1.8万/年,每周一期,每周五发布。

最新报告:

【2023年6月第5期】总第83期:监管“风暴”席卷券商研究所【2023年6月第4期】总第82期:A股房企“退市潮”来临?【2023年6月第3期】总第81期:信托公司风险化解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