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名中国客户放弃瑞士银行,瑞士官员找到外交部,寻求我国帮助

2023年3月,继硅谷银行宣布破产后,瑞士信贷银行也遭前所未有的“暴雷危机”,陷入信任危机,中国富豪见势不妙纷纷撤出资金,给予瑞士信贷银行一击重创,再也无法招架的瑞士决定找中国帮忙……

瑞士信贷银行,曾经富豪们的首选

众所周知,瑞士是全球金融中心,尤其是国内的银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欢迎,其中,以瑞士信贷银行为首,几乎是所有富豪们存款的第一选择,这所被号称是世上最安全的银行成立于1856年,距今已经有长达167年的历史

数百名中国客户放弃瑞士银行,瑞士官员找到外交部,寻求我国帮助 银行 瑞士银行业 瑞士信贷银行 行业新闻 第1张

起初,大家信任它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瑞士信贷银行有着即便是瑞士政府也无权干预冻结和调查的绝佳安全和保密性,这对于一部分钱来源并不干净的富豪来说无疑是首选。

而且,在它之上有着极为严格,甚至无法被打破的监管法规,再加上它在全球是资本充足率最高的银行,世界上没有比它的存在更加稳定,不会突然倒闭,更不会出现入不敷出的荒谬情况。

再者,如果你想找到瑞士信贷银行的金库位置,恐怕究其半生都无法探知一点蛛丝马迹,瑞士信贷银行的保密级别堪称世界之最,它从未向任何外部的人透露过金库的方位,即便不幸,金库的位置被一些匪盗得知,它也拥有无法从外力破坏的最坚固材料。

不过这些都不是让富豪们下定决心非它不可的主因,能够让来自世界各地富豪心悦诚服的,是瑞士是永远的中立国

不论世界格局如何复杂,它都坚决不会站队,中立立场本身就给了富豪们一个安心的信号,因为一旦爆发战争,瑞士选择站队某方,其他国家极有可能面临着随时被冻结资产的危机。

从“云端”跌入“泥潭”

是什么让往昔趋之若鹜的瑞士信贷银行陷入被“抛弃”的困境?

其实瑞士信贷银行的坠落早就有迹可循,2022年的第四季度,瑞士信贷银行净亏损就高达13.93亿瑞士法郎,被一系列的丑闻缠身,业绩也大不如从前。

以往瑞士信贷银行吸引富豪的最大噱头就是它绝佳的安全系数和最严格的监管体系,以及重中之重的中立政策,然而瑞士信贷银行却将自己的“卖点”全部打破。

近年来,瑞士信贷银行频繁地陷入信誉危机。除了在国际冲突中选择站队之外,还出现了一系列信誉崩塌的问题。

比如著名的2021年Greensill的破产事件,瑞士信贷银行因为错误的投资而导致备受影响,甚至陷入倒闭危机中,瑞士政府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瑞士信贷银行百年基业就此崩溃,于是瑞士银行拿出32.5亿美元将瑞士信贷银行收购,并对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援助,帮助它重获生命,勉强周转。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瑞士的监管部门做出的决定让它摇摇欲坠的信誉值更是大打折扣,他们决定要清零瑞士信贷银行的AT1债券价值

简单来说,这一决定会让债权人最终沦为倾家荡产的悲惨下场,而股东则依然保有投资的价值,虽然到最后,瑞士信贷银行存在的系统性风险被解除,但基本上也是挥空了几百年来所剩无几的信誉

此外,瑞士信贷银行的管理问题也成了富豪们担忧的点,2021年的一则金融时报采访中,瑞士信贷银行的高级经理就表示出不满:“他们只顾着提拔能给他们带来即时效益的销售和技术,但是极不重视风险管理,我们就算提出了意见也通常会被故意忘记。”

对风险的管控一旦被弱化,就很难有应对风险的能力,或许也正因为如此,瑞士信贷银行陷入囹圄却无力回天,如果此前就有风险管理,或许还能在事件发生前就有制止的机会

其次最主要的是,瑞士立场的变化。曾经即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混乱紧张的局势中,瑞士都能够屹立不倒,坚持中立政策不站队,但如今却在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中,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瑞士竟然动摇了立场!

彼时多国都在这场俄乌大战中浑水摸鱼,为了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不分三七二十一选择追随美国的立场,但谁都没想到,这其中竟然也有瑞士。

瑞士直接放弃中立,转而加入了西方的帝国阵营,而令我国富豪们下定决心要撤出资金的举动,正是在俄乌冲突最开始阶段,瑞士政府在美国的授意下宣布对俄罗斯的银行进行金融方面的制裁动作,促成美国进一步封锁俄罗斯海外金融市场的计划,最关键的是它冻结了富豪们的资产。

要知道,瑞士曾经明确表示不会冻结任何人的资产,如今瑞士却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冻结了俄罗斯的海外资产,等于说是亲自打破了曾经的诺言,信誉值大减。

中国很多富豪也正因为瑞士倾倒了自己的立场,再加上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的情况,况且美国还在蠢蠢欲动想对中国实施制裁,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促使中国客户大量的撤出资金,拒绝和瑞士信贷银行进一步合作,毕竟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待宰的羔羊,保险起见,还是撤出最安全。

不仅如此,瑞士信贷银行还曾被指控说没有经过授权就随意的招揽来自中国的客户,这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非常不妥,再一次体现出它的内部管理到底有多不规范。

2022年,瑞士信贷银行传出倒闭的传闻,一时间富豪界人心惶惶,客户着急忙慌,比存钱还要积极地取出资金。

2022年年底,瑞士信贷银行的客户存款比2021年要减少了41%,流出的资金大约是1200多亿瑞士法郎。

2023年,瑞士信贷银行最大的股东之一沙特国家银行也明确表示:“日后沙特不会再往瑞士信贷银行里注入一分流动性的资金。”

这意味着,瑞士信贷银行彻底走上下坡路

它也尝试自救,利用现金去回归债务,进行内部重组,但可惜的是,美国晨星公司股票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就说:“事到如今,瑞士信贷银行最需要解决的风险管理问题,不是光靠重组就可以解决所有。”

中国富豪撤资对瑞士影响

中国作为为瑞士信贷银行贡献了10%份额的亚洲最大客户之一,中国客户的离开对瑞士信贷银行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中国客户前脚刚走,该银行的盈利立刻出现明显的下降。

但就像刚才所说,中国客户撤资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瑞士如今的亲美立场,在俄乌冲突中,中国最忌讳被卷入这场争论中,况且美国制裁中国还在继续,万一下一个就冻结到了中国客户手上,岂不是损失惨重?

客户流失的越多,瑞士政府的立场就越是尴尬,而且美国压根儿就没有要伸手帮一把的意思,但它也确实帮不上什么忙,毕竟自家后院的火还烧的正旺,也顾不得旁的什么了。

现在瑞士为数不多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可能的吸引外资,化解这场金融信任危机,因此,瑞士也是头一个想到了中国,尽管中国不能完全能够帮助瑞士解决现有的信任危机,但中国无疑是最好的切入口

中国能否为瑞士提供帮助?

2023年3月15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约见了来自瑞士的外交部亚太司司长,重点就中国和瑞士的关系展开会谈。

瑞士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借着和中国的合作来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吸引来自中国的客户,试图恢复瑞士信贷银行所剩无几的信任。

其次,中国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况且瑞士最大的亚洲客户都来自于中国,如果失去了中国的客户,对他们而言损失太重了,无法不去重新衡量中国客户对于他们的意义,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中国增进关系,打破僵局。

但可想而知根本就没这么容易,首先是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在长时间内都不会结束,美国将中国当作假想敌,不可能轻易退出竞争,那么在这样的局势下,瑞士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的突然站队也让中国更加谨慎。

这背后映射的问题很简单,主要原因就在于瑞士政府并没有真正看清眼下的复杂局势,越是到这种时候越是不能动摇立场,盲目的站队只会让自己失去最珍贵的信誉。

中国发言人始终强调中国的立场,中国无论对任何国家都是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当然对瑞士也是一如既往的欢迎合作,也愿意和瑞士加强合作关系,但前提是必须要遵守双边条约和国际法,否则瑞士即便心意再诚,也无法获得中国的信任,同中国政府展开任何形式上的合作,这是一条底线,中国能够严格遵守,也希望瑞士能够严格遵守,否则一切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