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金融数据出炉:从数据中,释放了哪些经济趋势信号?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央行发布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23年上半年金融数据出炉:从数据中,释放了哪些经济趋势信号? 经济 金融 行业新闻 第1张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

头条独家文章,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842篇原创文章

2023年7月11日,央行一口发布了三份重要的金融统计数据,分别是:

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图片来源:见图

2023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图片来源:见图

还有2023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图片来源:见图

信息量很大,但是对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反映以及对下半年国家对于货币政策以及经济管理的信号释放,意义更为重要。

这篇文章,没有什么铺垫酝酿,直入主题,基于对于央行最新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的梳理和解读,挖掘数据信号背后的经济信号,并基于因果逻辑和结合现实情况,对下半年中国经济,货币,金融,资产等等和居民财富以及国家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维度,可能走向,进行有依有据,有深度,有态度,有专业的一次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先看宏观:上半年金融数据出炉,释放了哪些重要的经济趋势信号值得关注?

先来个数据速览:

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45万亿元,同比增长9%。2023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

金融数据,没什么复杂的,就是M2,社融,存贷情况三板斧。

抛开细分的部门和结构分析,从整体上来看,2023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实现了稳定运行和持续增长,这没有争议。

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信号,那就是居民存款情况,依然处于一个增长的态势。

说明到2023年6月底,中国国内居民部门,对于存款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依然是经济环境中的共识方向。

总量宏观上是趋势向好的,但是细分结构,居民部门的经济体感并不理想。

然后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可视化图解数据的内容: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见图

2

再看月度表现:6月份金融数据“触底反弹”,部分数据超出预期,怎么看?

在经历连续两个月的相对疲软后,6月份金融数据“触底反弹”,部分数据超出预期。

根据人民银行7月11日发布的数据,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初步统计,2023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6月份金融数据有明显回暖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

从贷款结构看,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7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924亿元。

上半年,信贷增长总体延续“企业强,居民弱”格局。

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其中,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2.4%,同比高7.8个百分点。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

尽管M2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市场流动性仍较为充裕。

六月份,从金融数据表现上来看,高M2之下的空转,依然严重。

图片来源:网络

当M1增速慢、M2增速快时,经济处于衰退阶段,股票市场通常会出现熊市行情。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信贷宽松,社融增长,经济向好,是否值得期待?

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就是以上情况了,来源可溯,有依有据,多的什么复杂分析实际上没有多少意义。

关键要看动向规律,把握趋势信号:

1,自今年2月起,M2同比增速呈趋势性下降,当下,M2同比增速在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反映出货币政策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离不开人民币存款的支撑。

受当前国内经济内生动力不强、总需求偏弱的影响,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需要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态势,预计社融与信贷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

2,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还是“杠杆往哪里加”的问题。

下半年考虑到经济复苏进程持续推进,基建领域的投资力度可能会加大,预计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稳健。

在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影响下,居民资产负债表有收缩倾向,下半年居民贷款预计延续偏弱态势。

3,三季度更多积极的宏观政策措施将出台,企业负担下降、预期改善、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恢复将推动宽信用。

一方面是经济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就是年初定下的经济目标,可以发力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三季度没有足够的表现,那么年终压力就很尴尬了,这不符合中国这个国家的宏观惯例。

对于2023年下半年的中国国内经济,从政策面和趋势面去看,都是值得期待的。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2023年三季度,是否将成为年内经济体感最好的阶段?

总的看下来,虽然这一轮中国经济复苏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大环境影响都比较严峻,但是相较而言,2023年已经开局的三季度,或将成为2023年年内经济体感最好的一个阶段。

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是来自于外围的大国博弈和美联储货币政策。

从理性角度,国家层面对于政策和金融的发力和选择,是不可能无视不确定性风险的。

经济管理,特别是中国这么一个14亿人口,全球经济规模第二大的国家,注定是一个追求均衡和持续稳健的思路和做法。

金融数据就是经济脉搏信号,整体来说,当下中国宏观维度,做到了规划好的路线: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但是现实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阵痛,对于很多微观个体而言,对应的体感,并不理想。

经济社会,一切问题还是要回到经济层面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发展才是硬道理,增量才是好东西。

所以,看清主线,把握趋势,对自己的祖国保持信心和信任,很重要。

家大业大的,短期防御态势,不影响长期向好的必然趋势。

文章不长,言简意赅,以上,就是对最新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深入分析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关键词:金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