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紧张,这操作却是越来越难懂了!

此时此刻,地方财政紧张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随着房地产市场遇冷,土地财政后继乏力,体制内不时传出降薪、欠薪、精简编外人员,以及打破铁饭碗的消息,这些已经是常规操作。

很多基层地区,甚至长期存在寅吃卯粮的现象。这些还是涉及到公职人员薪酬核心利益,其他开支方面更是十分紧张。

地方财政紧张,这操作却是越来越难懂了! 地方财政 行业新闻 第1张

比如,近日保定市公交车停运的消息,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仅今年而言,保定已然不是第一个公交车停运的城市,上一个公交车停运的城市还是商丘,在今年年初,因为当地财政拖欠公交运行费用,导致公交停运。

从目前情况看,保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公交车停运的城市,因为地方财政现在是真的没有钱。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达37.65万亿,另根据专家估计,地方财政隐性债务规模大约在30-50万亿。

此外,根据财科院的报告,到2025年时,地方财政资金收支缺口或突破10万亿,也就是说,每年都有10万亿的财政赤字。

高达百亿的债务加上每年10万亿元的赤字,地方财政确实高度紧张。问题还只是刚刚开始暴露,越往后将会越发紧张。

怎么办?

地方财政目前急需新的税种取代土地出让金,增加财政收入。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也就是热议的房地产税。

但房地产税的开征,势必对房价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影响,甚至彻底击垮岌岌可危的楼市,中短期内国家对房产税的开征颇为慎重。

开源做不到,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节流。

也就是过“紧日子”!

去年以来,中央就开始频频要求各地方财政过紧日子,用财政的紧日子来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

这句话掷地有声,仍在人们耳边回荡,令人眼前一亮精神振奋。

想要过好紧日子,其实很简单,就是用老百姓自家过日子的方式审视财政每一笔开支,看这笔钱是否真的有必要花,标准是否合适,是否把一分钱花在刀刃之上。

只有如此,才能节省大量不必要的开支费用,真正过好紧日子。

以上,都是正常人的思维。

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都是认同的,然而,很多地方财政现实操作却把人整懵了。

我们看到,很多地方仍然“挥金如土”,大手大脚的花钱。

什么天价制服、天价环卫车、河道贴砖等事件层出不穷,道路仍在反复修整,街道两旁的花坛景观树仍在不停更换。

种种,一点也看不出是没有钱的样子。

花起钱来,毫不手软。

为什么会有这种巨大的反常?

认真思考,排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财政仍旧十分有钱的可能,公职人员仍然如此大手大脚的花钱,其实是一种站位不高的表现,他们觉得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公家的钱,所以没有“斤斤计较”。

他们没有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仍旧习惯了“挥金如土”。

很多人好奇,如此下去出了问题怎么办?

硬挺,等着国家出手解决!

这恐怕是很多公职人员的想法。

他们抱着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上的想法,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内债不是债,花国家的钱不用还的想法。

直说吧,抱着这些想法的其实大有人在。

这显然是不对的!

这种现象,必须要高度警惕。

我们没有那么富裕,真的。公职人员请不要习惯性“大手大脚”花钱,花的每一分钱其实都十分的宝贵,每一笔债务都是需要偿还的,哪怕由国家出手解决,也不过是变相的将地方债变成全民债。

说到底,政府机关不直接产生效益,公职人员花的钱本质上都是人民的钱。这种钱,必须要保持高度警醒,把一分钱用在刀刃上,起到应有的效果,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

欢迎关注!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谢谢!

关键词:地方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