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失去的二十年会重新上演吗?
国家资产负债表衰退,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如果这件事情严重发生,那么我们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动荡!
大家好,我是老丁
国家资产负债表大衰退这件事,曾在三十多年前的日本,就上演过一次,那时候日本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时候,日本经济寸草不生,支柱产业房地产一落千丈,随后,日本大量中产一夜返贫,失业、破产、绝望,笼罩着整个日本,经济进入长期低增速区间,一直持续了整整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里经历过来的年轻人,对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对炒楼炒股改变人生的观点,基本没有概念….他们也成为了经济低增速的大环境下,失去欲望的一代。
如今,国家资产负债表衰退,在这片土地上,被再次提起!
所以,本期视频,我们将看一看中国的资产负债表!到底什么是国家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衰退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今天的宏观,又处在哪里…
一、国家资产负债表衰退?
个人、家庭有资产负债表,向别人借的贷款就是负债,银行的存款就是资产,汽车、房子等也是资产。企业有资产负债表,商品存货、现金、厂房都是资产,应付账款、银行借贷就是负债。
同样的,国家这个主体,也有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是指将一个国家所有经济部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然后分别相加得到的报表。一张完整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一般由政府、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四个经济部门的子表构成,显示了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的“家底”。
我们常说GDP,GDP就相当于你一年工资赚了10万块钱,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资产负债,就相当于你的存款,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虽然同样都年收入10万,但是有的人负债50万,有的人存款100万,那这两个人的财富水平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现在你大概理解了资产负债表是个怎样的存在。那现在,我们来看国家资产负债表….
国家资产负债表,资产端包含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以及其他资产。
我们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截止到2023年3月的数据,最主要的两项资产是国外资产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其中国外资产占比54.85%,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比34.83%。
而负债端则包含7项,储备货币、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发行债券、国外负债、政府存款、自有资金,以及其他负债,其中储备货币和政府存款占比分别为86.48%和9.81%。
从这里我们发现什么,对于国家来说,货币是负债!债权才是资产….
这个可以这样去理解,国家利用自己的信用,打印出来一堆纸给到你,就拿走了你手里的粮食。粮食对于国家来说是资产,给你的那堆纸,就是他欠你的,也就是负债。只要你手里拿着钱,就相当于国家欠你一个契约,你可以用这个钱去买各种东西,如此,这笔钱就是你的资产。
所以,对于货币的发行方来说,货币他的是债务。对于货币持有者来说,货币是债权,是他的资产。
接下来我们说资产负债表的衰退!
还是举个例子,A是个商人,手里有1000万的现金,但是在外面也有1000万的负债。B也是个商人,手里只有100块,但是他只欠别人10块钱。
试问,你想当A还是想当B?
如果当了A,虽然你有大把的负债,但是你依然可以买房子,可以投资,可以参与各种赚钱的项目,这些会给你创造收益!
如果当了B,虽然没有负债,但是什么都买不起,只有净资产90块。
从A变成B的这个过程…我们就叫,资产负债表的衰退….
二、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现象?
看资产负债表,我们主要向下看这四大部门,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居民资产负债表、以及金融机构。
其实2019年以来,地方债同比增速就一直维持在15%以上,是实际GDP增速的3倍左右。同时城投公司的债务增长更快。2011年以来,全国城投有息债务快速扩张,每年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2022年末,全国城投债约为51.96万亿元。要知道,最近几年,中国一年的GDP收入,也才100万亿左右。政府的债务,目前高企!
再看下一个,前几年,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受到的冲击较大,因为很多人都背着房贷,但是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很多人却出现了收入断崖式的下滑,2022年一季度,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余额/可支配收入为141.8%,可支配收入用于还本付息的比例为15.7%。家庭债务也不低,但是相比政府,还是强许多。
从今年前5月份的数据来看,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1%,居民储蓄意愿明显强于消费意愿。企业部门的负债,则是要分行业看,在前两期的视频里我们也说过了,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而且规模巨大,是当下整个企业部门最大的隐患。
资产负债表衰退,其实是个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则有很多…
日本在90年代初的经济崩盘,就是个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过程,日本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是由资产价格的泡沫短期内爆裂所引发的,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在面临各种资产下跌的时候,政府部门、企业开始变卖资产,缩减开支,用来偿还债务,居民也因为资不抵债,最终破产,资产和负债两端纷纷缩水。包括2008年的次贷危机,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也导致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不抵债,恐慌之下负债违约或者大量偿还,从而导致资产负债两端也纷纷缩水。
上面说的这两种资产负债表收缩,都是被动的。我们近几年在新闻上常听到的美联储缩表,其实缩的就是资产负债表,只不过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主动缩表,其实就是货币回收再注销的过程!
所以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只要资产负债表出现收缩的现象….
那我们都可以认为市场上货币是减少了的,这种时候借贷难度就会变大,借贷成本就会变高。很多负债率高的行业企业,在这种环境下的偿债成本也会升高,若是资产也出现了下跌,就容易出现资不抵债,从而破产…
三、我们会资产负债表大衰退吗?
说到这里,我想你也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不能持续下跌,政府要对此进行限价!而且每当中国股市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各路人马也会出来纷纷力挺股市。
就是因为资产的单方面下跌,是会造成很多连带效应。一传十,十传百,若是大面积的企业、家庭等出现资不抵债,那日本90年代的现象就会在这里上演了。
看一下外部环境,今天的中国与当年的日本相比,不同的是,中国是大政府,政府在各种政策上的强势,会让我们在面对这样环境的时候,有个托底。
当年日本出口增速的下降,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外部的中国,中国出口正在快速增加,抢占了不少日本的出口份额。
目前的中国,面对的出口对手主要是东南亚各国,但是目前东南亚各国出口体量、增速、行业都还参差不齐,想更加大量的抢占全球出口市场,还得再等几年。所以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是很多了…
另一项是,还好中国本身的经济体量也足够大,巨大的国内市场也会抵御不少外来冲击。但是这些也只是缓解,所以今后几年,面对海外高科技的竞争、出口竞争、能源的竞争等等,国内面对房地产问题、地方债问题、汇率稳定问题、就业等民生问题等等….
我们能感受到,如履薄冰….
我们刚刚说,我们是大市场。大市场在面对这样的经济环境的时候,就会出现分化。所以我们谈资产负债表衰退,其实整个中国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按照省份地区来看,这件事情就会变得有人捉襟见肘,有人财政充盈了。
我们今天就能看到一些现象,越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它的融资成本越高。再前段时间我们讲《中国财政》的那期,已经把各省市的数据都罗列了出来,所以面对这样的分化环境,一旦哪个地区处理不好,可能就会引发局部性的情况。
那现在国家是怎么做的呢,那就是用中央和财政充盈的省份,去帮助那些捉襟见肘的地区。发债,都是中央直接发特别国债,拉长发债期限等等。
所以在各地区的资产负债表上,分化现象将来也必然出现!
现象已经发生,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所有的事情平缓度过,慢慢恢复。
债务高企,是资产负债表收缩过程中最让人担心的现象。目前地方政府的债务高企、行业里房地产的债务高企,房地产连带着居民部门,虽然居民部门整体有很高的储蓄,但是其实另一部分人则是也有很高的债务。
我们说的这些债务,短期内是不会很快就改善的。它的恢复过程,就应该是通过经济体慢慢传导的。
结尾:
所以到了这里,我们总结下刚才对于中国资产负债表衰退问题给出的三个预判:
第一,是整体性的大的冲击不会有,因为制度原因,我们可以控制很多东西,因为本身体量足够大,有一定的内生动力,能缓冲各种冲击。
第二,是资产负债在各地区的分化,必然会出现。所以人才会择木而栖,择优而栖,还会持续在各地上演。时刻警惕局部性的问题,分地区也好、分行业也好、分部门也好,这些是在后续持续监控过程中的重点。
第三,债务的生成很容易,但是资产负债表收缩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经济走到这个体量,债务能够膨胀到这个程度,非一日之寒,所以今后经济要恢复,也并非哪个措施就能立马见效。所以我们看到近两年的政策,主要强调的就是一个“稳”字
这个阶段,中国经济要“稳”,房地产价格和销售要“稳”,人民的就业要“稳”,宏观金融杠杆要“稳”,进出口要“稳”,居民和企业的信心,更要“稳”….
这阶段就是这样的,如履薄冰。渡过去了,到了河对岸,我们就能看到,百花齐放,绿树成荫了….
我是老丁,朋友们,再见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