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压力有多大?一场关键税收改革即将到来,影响每一个人!

“降薪”“缩编”是最近我们常听到的词,而它也直接传达出一个信号,即政府没钱了。没钱就要挣,如今的土地财政已经不景气了,那么政府只能靠其他方式了,于是一场关于税收的改革即将到来,而这也将对每个人都产生影响。

地方财政面对的压力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基本上都是靠卖地和税收,然而去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再加上疫情影响,税收减少,2022年全年收入都在下降,但过去一年该花的钱可一点都没有少花,这也使得地方财政出现了赤字。

地方财政压力有多大?一场关键税收改革即将到来,影响每一个人! 国内宏观 地方财政 税收 行业新闻 第1张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地方政府共形成了13万亿的财政赤字,单看这个数据并不会觉得很多,因为全国大大小小这么多地方政府呢,但要知道2021年的地方财政赤字是9.6万亿,2020年的是11万亿,2019年的是9.2万亿,与前三年相对比,2022年的财政赤字可谓是迅猛式的增长。

根据计算,去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高杠杆率已达到110%,超过了国际上100%的警戒线。愈来愈庞大的债务,往小了说会出现拖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资的现象,往大了说若是出现公开违约的情况,则有可能给政府的信用带来危机。

说句实话,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两种现象出现任何一个都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为了将危机扼杀在摇篮里,我们的财政体系和税收体系就要进行改革了,那么到底要怎样改呢?

税收改革

2023年税收改革已提上日程,它的名字叫做金税工程4期,这是什么意思呢?

说简单点就是利用大数据高科技将税务系统和银行系统连接起来,将过往的以票控税转变为以数控税,之后税务机关通过监控个人的银行账户和企业就能得知对方是否有偷税漏税的行为。

说到这不少人傻眼了,想不到现在的税收改革越来越精准,那么有哪些行为是过去不会被查,现在有可能被查的呢?第1种就是上下游企业互相配合虚增交易和成本,却没有真实现金流往来的;

第2种就是小型企业老板没有上报企业所得税,私自将公司账户盈利转到个人账户上的;第3种就是个体营业者和房东个人账户上频繁收款,却没有上报个人所得税的。

如果该税务改革制度落实,那么中国的税收制度就和美国的税收制度差不多一样严格了。那么这种改革对于个人来说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对普通人的影响

税改之后,首先则有可能造成商品服务行业价格的上涨。众所周知,中国商品物美价廉,究其根本原因,除了人力成本之外,还有部分商家的偷税漏税,他们将偷漏税出来的这部分利润给了商品进一步的降价空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个体户和小房东他们是不交税的。在税改之后国家想要他们去交税,那么他们也很有可能去提高服务价格来弥补自身的损失。

其次就是一些小餐饮小商贩会重新回归现金交易,拒绝电子支付。这几年电子支付在中国迅速普及,除了方便之外,还有一方面则是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税收制度还不普及,小商贩可以从中获取不少利润。

之后进行税务改革的话税务机关就会利用电子支付数据去查这些商贩的税,那么必然就会有很多小商贩放弃电子支付重新选择现金了。看来虽然社会在进步,但是在利益的诱惑下,人们还是会回到过去。

说完这些,不少人认为这税收制度改革只是在针对普通老百姓,从而让政府更好的赚钱。其实不是,税收说白了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果税收制度完善了,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了,那么必然也会受到国家的降税利好。

关于这一点过去的经历就足以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已实行了多次税务改革,每一次的税改都让国家财政有所增加,同时也减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税费 如农业税,该税费的减免利好了亿万百姓。放到今天,如果金税4期实施并且取得成效的话,那么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利于普通老百姓的。

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每个公民都有交税的义务,更何况税费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的税费改革相关方案已经陆续出台,对于其什么时候实施,我们暂且还不得知,但不管怎样要相信政策的大方向始终是利国利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