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龙:中国经济并非通缩 下半年需要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丨解码半年报

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2023年上半年,全球发达经济体通胀居高不下,陡峭加息引发了全球经济周期下行,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在此情况下,我国经济不但顶住了超预期因素冲击,继续保持增长,同时总需求的改善与生产能力的修复也带来了市场预期的加快好转。

在上半年经济复苏的情况下,下半年“考核”接替到来,中国经济还面临哪些问题和风险挑战,又要如何答好这份全年“答卷”?日前,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接受了封面新闻采访,就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与下半年的经济展望进行了深度解读。

杨德龙:中国经济并非通缩 下半年需要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丨解码半年报 行业新闻 第1张

杨德龙

美联储加息不定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整体来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比较疲软,特别是欧美经济,虽然说没有陷入到衰退,但是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对于全球经济发展杨德龙表示,放眼全球经济,欧洲经济增速放缓情况可能会更明显。

“因为欧洲本身从危机中并没完全走出来。”杨德龙说道:“瑞信被瑞银收购,也从侧面反映出欧洲银行业的危机的情况。现在虽然暂时化解了,但是对于欧洲金融业仍然是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现在说欧美经济已经走出衰退还为时尚早,还是需要时间的验证。”

对于美联储加息对全球经济的重要影响,杨德龙表示,近期在最近国会的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表示了比较鹰派的一个观点,说今年年内可能还有一到两次加息。

“之所以这么鹰派主要是为了防止通胀预期再起,好不容易把通胀降下来了,但是去年下半年的基数比上半年要低,那下半年通胀可能再次抬头,如果这时候停止加息或者释放出鸽派的信号,有可能通胀起来会更快。”杨德龙说。

记者注意到,美联储二季度更新的利率点阵图显示,委员会内部正在为年内再加息两次的情形进行评估,而最新通胀数据将给市场提供进一步展望政策前景的机会。

消费不振带来数据低迷

中国经济并非通缩

“从中国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复苏的势头,特别是疫后消费复苏得比较明显,但是复苏的力度仍然属于弱复苏,并没有超出大家的预期。”杨德龙表示,从现有PPI、CPI数据来说,部分数据走弱引起了投资者对于经济是否会陷入通缩的讨论,但是如果从细分项着眼,部分细分的行业仍然表现是强健的。

统计局新近公布的6月份数据显示,CPI同比增长零,前值是0.2%,继续出现回落,核心CPI同比上涨0.4%,前值0.6%。而PPI降幅扩大,同比下降5.4%,前值是下降4.6%。

杨德龙举例道,以商品为例,非耐用品价格表现普遍比较强,耐用品价格表现弱,耐用品主要是和房地产相关的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耐用品价格表现比较弱。

从服务业来看,教育服务、家庭服务等价格表现比较弱。上半年餐饮旅游,酒店等行业价格表现比较强,甚至有的出现了比较大的涨价。在暑假期间出行需求增加,旅游酒店餐饮的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有可能对CPI起到一定的抬升作用,所以现在经济并没有陷入到通缩状态,而是需求不振带来的价格走势低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台一系列稳经济增长的政策迫在眉睫,提振消费、拉动内需是当前提振经济增速的重要方面。”杨德龙说。

下半年需要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股市可布局高增长行业

“展望中国下半年经济,可能需要进一步拉动消费来推动经济的复苏。”杨德龙表示,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和出口带动,现在逐步转向依靠消费拉动和科技带动。

杨德龙解释道,根据当前数据来看,消费对于GDP的贡献在三驾马车里面已经是超过了投资和出口,甚至超过了投资和出口贡献的总和。

特别是在当下,趋势更加明显。因为投资方面,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负担比较重,所以地方政府在基建投资方面投入潜力有限。再加上房地产成交比较低迷,所以房地产投资连续将近20个月出现增速下降,多数现在还是处于负增长的状态,所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可能要有所改变,消费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的表现往往和经济预期有关,所以出台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来提振经济增长的预期显得至关重要,从而带来股市预期的增强。”杨德龙表示,从下半年股市风格来说,会重新回到业绩优良的好股票上,比方说景气度比较高的新能源龙头股。“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行业为例,其盈利增长都在30%-50%。”杨德龙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