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徐洪才:下半年稳中求进总基调不变 不会有超预期政策出台 财政政策可优先发力
财联社7月17日讯(记者 王宏)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经济“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
对此,财联社就上半年经济数据对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做了专访,他认为当前经济形势总体趋势在平稳恢复,但恢复的力度不及预期,内生动力不强。他还表示,可以从加快推进双碳战略实施、加大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的投入以及发展银发经济入手,弥补房地产短板。
徐洪才预计,全年的GDP增速在5.4%。他还认为下半年不会有超预期政策出台,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会改变,但是财政政策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货币政策空间有限。
三个方向补上房地产短板 预计全年GDP增速为5.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3%,但在剔除去年高基数因素后,二季度经济增长动力不及预期。从环比增速看,季调后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8%,较一季度2.2%的增速有所回落;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二季度GDP增长3.3%,也低于一季度的4.7%。
徐洪才认为,二季度GDP增长6.3%的数据较预期低,“投资有短板,消费有短板,内需不足叠加外需显著不足,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总体趋势在平稳恢复,但是恢复的力度不及预期,内生动力不强。
对于下半年宏观经济的发力点,徐洪才认为,外需上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改革。“近期我们也一直在做,商务部在继续推进加入CPTPP,一直在主动进行高质量对外开放”。同时还要优化营商环境,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调动外商投资积极性。
徐洪才认为最大的短板在于房地产,“由于房地产相比三年前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固定投资、商品房销售、和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每年有所减少”。他建议,弥补房地产缺口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
一是加快推进双碳战略实施。“在减少碳排放,环境保护治理等方面,增加100万亿以上的投资,30年平均下来每年两三万亿。”二是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加大投入,这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比如传统的农业,对中长期发展也有好处。三是发展银发经济。“现代服务业一些基础设施还存在严重短缺的现象,发展健康产业也是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所在。”
对于全年GDP的增长速度,徐洪才认为预计全年在5.4%。“上半年GDP的增长速度在5.5%,下半年三季度四季度应该在5%~6%之间,逐步回归常态化。下半年预计GDP增速为5.3%,全年GDP平均增速为5.4%”。
下半年不会出台超预期政策 财政政策存在优先发力空间
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7月初,国务院组织了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会议指出要注重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
因此业内存在下半年是否会出台超预期政策的声音,徐洪才则认为不会有超预期政策出台。他表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会改变,但是财政政策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货币政策空间有限。
“降准降息的空间有限,M2的增速在11.3%,但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为9%,这中间差了2.3个百分点,说明问题不在货币不够,而是企业不愿意投资,居民不愿意消费。”徐洪才表示,这时财政政策可以发力。政府花钱,促进投资促进消费,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结构优化,改善民生,这方面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巨大。财政政策“冲锋在前”,经济预计会慢慢恢复。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