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丨银行负债成本稳定有助于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视点丨银行负债成本稳定有助于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实体经济 存款利率 银行 行业新闻 第1张
视点丨银行负债成本稳定有助于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实体经济 存款利率 银行 行业新闻 第2张
视点丨银行负债成本稳定有助于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实体经济 存款利率 银行 行业新闻 第3张

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近期,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这有何影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后,存款利率继续有所降低。这有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为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创造有利条件,并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

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各银行参考市场利率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在这一机制的引导下,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银行进行了第一轮自主调整存款利率。

邹澜介绍,近几个月来,人民币存款增加较快,市场利率继续降低,而存款定期化、长期化推高银行负债成本,银行净利差已收窄至1.7%附近。在这种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利率走势,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再次主动下调部分期限存款利率,这反映出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在持续发挥作用,也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在进一步提高。

今年以来,银行业资产端和负债端利率均在拉低,受到市场关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教授马天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银行当前下调利率,是宏观经济驱动下的选择。未来,如果实体经济增速不抬升,银行或许将继续降低存款利率。在资产和负债两端驱动下,银行业的净利差依然大概率难以走阔。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指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等。马天平认为,未来,加大宏观政策调整力度,需要从工具栏中进行选择。“提出‘加大’,已经是在实施宣传类工具。央行一直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维持稳定的基础利率,例如近期将公开市场操作的逆回购利率一直维持在1.9%的位置。同时,通过SLF、MLF、PSL等精细化工具实施精准‘滴灌’,实现对实体经济的定向化支持。央行也通过降低LPR等方式保持利率稳步下行。”

马天平认为,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服务于实体经济,受益于实体经济,二者不是“分抢蛋糕”的关系。银行的经营效益较好,本质是实体经济较好。银行通过深入做好发现客户、科学贷款、简化流程、投资债券、优化结算等内容,不歧视中小企业、不割裂国企与民企、不随意抽贷提价、不设置提款还款障碍,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使命,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实体经济反馈的合理盈利回报。

邹澜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指导利率自律机制维护好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促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深化改革新征程·百姓故事②丨弱有所扶:民生“安全网”护人向阳而生【视频】

●解读丨构建制造业可靠性提升的“四梁八柱”

●区域观察丨“绩优股”芜湖冲击安徽第二极

●圆桌丨绿色发展成我国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视点丨银行负债成本稳定有助于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实体经济 存款利率 银行 行业新闻 第4张
视点丨银行负债成本稳定有助于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实体经济 存款利率 银行 行业新闻 第5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