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账户”不安全!警惕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事件回顾

“一位阿姨可能遇到骗子了,她现在就在银行柜台,你们快来!”建设银行工作人员向昆山市公安局长江派出所反映,自己提醒这位阿姨存在被骗的风险,但阿姨不肯相信。

“务必留住阿姨,避免她离开后被骗。我们马上赶到!”长江派出所“反诈精准防”专班民警、辅警立即赶赴现场。

“安全账户”不安全!警惕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诈骗 阿姨 银行 行业新闻 第1张

经了解,王阿姨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个卖保健品的广告,购买了广告里推荐的保健茶。之后没多久,王阿姨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告诉她在购买保健茶的时候开通了一个“百万保障”的保险业务,如果不取消,将产生9000多元的“年费”。王阿姨以为是自己不小心开通了这项业务,随即再次登录之前购买产品的界面,但是没有找到关于“百万保障”的“关闭键”。对方在电话中告诉王阿姨,只有通过银行才能关闭这个业务,需要下载一个网络会议软件,由银行工作人员指导她操作。

“安全账户”不安全!警惕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诈骗 阿姨 银行 行业新闻 第2张

王阿姨信以为真,便照做了。随后,“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网络会议软件与王阿姨视频,告诉她如果关闭之前开通的“保险业务”会导致银行卡被冻结,为了不影响正常使用,可以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到“安全账户”,然后再转回到王阿姨其他的银行卡上。王阿姨相信了,但因为她的银行卡没有网银转账功能,于是专门来到银行柜台开通网银。银行工作人员发现了异常,并及时向警方反映了情况。

“安全账户”不安全!警惕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诈骗 阿姨 银行 行业新闻 第3张

凡是提到把钱转到‘安全账户’上的,都是诈骗”警务人员为王阿姨讲解了真实诈骗案例、骗子的手段,并帮助王阿姨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最终,王阿姨认识到自己确实遇到了骗子,对建设银行、长江派出所表示感谢。

“安全账户”不安全!警惕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诈骗 阿姨 银行 行业新闻 第4张

诈骗分子联系市民,以“个人信息泄露”“开通了付费业务”等为借口,告知市民的银行卡出现异常消费、帮助关闭付费业务,再冒充银联中心、银行工作人员连环设套,要求将市民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号”或套取银行账号和密码,骗取钱财。

1、收到“银行卡资金异常”的短信或电话时,应第一时间通过正规渠道与银行的官方客服核实,或到附近银行柜台进行确认。

2、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因为木马病毒可能隐藏其中。如果不小心点击了链接,出现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和密码的界面,千万不要填写,立即关闭该界面。

3、不要随意将个人信用卡、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透露给陌生人。

4、金融机构不会索取客户手机接收到的验证码,如果遇到所谓的官方客服人员向你索取验证码,可直接判定为诈骗分子。

(来源 昆山公安微警务)

举报/反馈

关键词:银行阿姨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