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银行新规:9月起,在银行有以下存款的储户,将永久冻结!

2023年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银行业融资产分类制度自2007年以来的最大变革,旨在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金融稳定和服务实体经济

《办法》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将其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五个类别,并根据不同类别设定了相应的拨备比例和减值计提方法。其中,正常类资产是指没有违约或违约风险很低的资产,拨备比例为0.5%;关注类资产是指有一定违约风险或违约可能性较高的资产,拨备比例为2.5%;次级类资产是指已经发生违约或违约可能性很高的资产,拨备比例为10%;可疑类资产是指已经发生严重违约或违约可能性极高的资产,拨备比例为25%;损失类资产是指已经确定无法收回或基本无法收回的资产,拨备比例为100%。

2023年银行新规:9月起,在银行有以下存款的储户,将永久冻结! 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 银行 行业新闻 第1张

《办法》还规定了商业银行对金融资产进行风险分类的原则、程序、方法和要求,并强调了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分类数据质量管理和信息披露。此外,《办法》还明确了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风险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职责和方式。

《办法》的出台对于商业银行和储户都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办法》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风险识别、评估、计量和管理能力,促进商业银行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本和资源,优化信贷结构和贷款利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办法》也给商业银行和储户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压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在银行有以下存款的储户来说,可能面临着存款被永久冻结的风险。

那么,在银行有哪些存款的储户会被永久冻结呢?根据《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储户的存款被商业银行划为损失类资产。根据《办法》,损失类资产是指已经确定无法收回或基本无法收回的资产,拨备比例为100%。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已经认定这部分存款是不良资产,已经完全计提了减值准备,相当于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了这部分存款。因此,储户的这部分存款将被永久冻结,无法提取或转账。

第二种情况是,储户的存款被商业银行划为可疑类资产,并且超过了一定期限。根据《办法》,可疑类资产是指已经发生严重违约或违约可能性极高的资产,拨备比例为25%。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认为这部分存款有很大可能无法收回,已经计提了部分减值准备,但还没有完全放弃追偿的希望。因此,储户的这部分存款将被暂时冻结,等待商业银行进一步核实和处理。如果在一定期限内(具体期限由监管部门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商业银行仍然无法收回或确认损失的话,那么这部分存款将被划为损失类资产,从而被永久冻结。

第三种情况是,储户的存款被商业银行划为次级类或关注类资产,并且涉及到司法程序或其他强制措施。根据《办法》,次级类资产是指已经发生违约或违约可能性很高的资产,拨备比例为10%;关注类资产是指有一定违约风险或违约可能性较高的资产,拨备比例为2.5%。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认为这部分存款有一定风险,已经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但还没有发生严重违约或确定无法收回。因此,储户的这部分存款将被正常处理,不会被冻结。但是,如果这部分存款涉及到司法程序或其他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那么储户的这部分存款将受到相应的限制,直到司法程序或其他强制措施结束。

以上就是2023年银行新规对于储户存款的影响和风险。为了避免自己的存款被永久冻结,储户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及时关注自己在银行的存款情况,了解自己的存款是否被商业银行划为不同风险类别,并及时与商业银行沟通和协商,争取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二是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财务计划,避免出现逾期还款、欠费、拖欠等违约行为,并及时偿还自己的债务和义务,维护自己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级。

三是要合理分散自己的存款渠道和方式,避免将所有的存款集中在一个银行或一个账户上

四是要选择有保障的存款方式和产品,如存款保险、理财产品、基金、债券等,避免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防止出现资金损失或被骗的情况。

五是要关注银行业的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及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陷入纠纷或争议。

总之,2023年银行新规是我国银行业金融资产分类制度的重大改革,对于商业银行和储户都有利弊。储户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存款计划和方式,避免自己的存款被永久冻结。同时,储户也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商业银行的风险分类工作,共同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