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潮”有多猛?我偷偷看了下,银行的不良贷款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本人在今日头条所发作品皆为首发原创,拒绝任何人任何形式搬运到其它平台发布!

最近,一个名为说财猫的财经专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了去年金融市场的动荡和银行业的现状。在过去的一年里,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互联网行业遭受挤压,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失去了光彩。这一切似乎证明了一个观点:去年,赚钱真的很难。

“断供潮”有多猛?我偷偷看了下,银行的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 银行 行业新闻 第1张

除了银行业,几乎没有哪个行业能够轻松盈利。然而,即使是银行业这个稳赚不赔的领域,也不是没有烦恼。回想起“爆雷潮”和“断供潮”,不仅购房者和债权人受害,银行也陷入了困境,他们似乎被“为房所困”。

但要了解银行陷入困境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去年银行的业绩。去年,银行业整体表现不容乐观。就连一向赚取丰厚利润的银行,也经历了营收增长乏力的时刻。邮储银行虽然营收增长,但幅度仅为5个百分点,而工行、建行、光大和民生银行甚至出现了有史以来首次的负增长。

然而,令人羡慕的是,尽管赚钱不易,银行们的利润却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12家银行中,净利润全部上升,平安、招行、邮储、中信和兴业银行的涨幅甚至在10%到25%之间,净利率也基本都在30%以上,远高于其他行业。毫无疑问,银行业依然是赚钱的好地方。

然而,去年银行业也面临新的问题——不良贷款的增长速度惊人。12家银行中,有10家的不良贷款率都超过了1%。

其中,民生银行的不良率高达1.68%,工行、建行、农行、交行和中行的不良率也在1.3%以上。特别是邮储银行和招行,其不良贷款增幅分别达到15.28%和14.04%。这些银行之所以能够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放出大量贷款,是因为它们的贷款总额增长幅度都在10%以上,否则不良率可能会更高。

不过,不仅不良贷款率令人担忧,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长也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工农中建交和邮储银行在2021年的个人住房贷款增量都超过了2000亿,但在2022年,这个数字缩减到不到千亿。

兴业和民生银行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一趋势的原因在于,去年房地产销售规模减少,个人按揭贷款的规模也不再增长,而且许多人由于投资收益低于房贷利率,选择提前还款。

银行业的另一个担忧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动荡,没有抵押的贷款也变得更加风险高涨。尽管不良率上升会影响财务表现,但这只是银行短期内需要承受的代价之一。银行们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个人住房贷款不再是它们最安全和最优质的贷款资产。

银行难以找到一种安全且高质量的替代品。

综上所述,去年银行业面临了许多挑战,不仅要应对不良贷款的增加,还需要应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停滞。这一切表明,银行业也未能幸免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不仅需要关注不良贷款问题,还需要寻找新的贷款机会,以确保稳健的业绩。不过,银行业的强大适应能力使人们对其未来依然充满信心。

感谢您的阅读欣赏,请为我点个关注,我很荣幸与您进行互动交流。

关键词:银行不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