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扎堆调整非柜面交易限额,遏制诈骗之外如何避免“误伤”?
“订单金额已超过该银行单日累计支付限额。”近期李艾(化名)在网上购物时,发现自己的某国有行银行卡每日最高转账额度被限制在5000元以下,“提额”则需要线下进行操作。事实上,去年陆续就有多家银行宣布调整非柜面交易限额。近期调整更加密集,瑞丰银行、徽商银行、青岛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对非柜面交易限额进行动态调整。非柜面支付,是指个人结算账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柜员机、POS机具、第三方支付等非柜面渠道办理的资金支付,也是目前“去现金化”环境下的重要支付渠道之一。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期从严限制该类额度或可在一定程度遏制诈骗,但调低限额有“一刀切”之嫌,影响客户使用便利性。从根本上来看,银行需要强化风控的精准判别能力、打造精细化管理客户经营体系,才能平衡金融便利性和安全性。
多家银行限制非柜面交易额度
8月以来,银行开始扎堆限制非柜面交易转账额度。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仅8月就有瑞丰银行、邵阳农商行、徽商银行、炎陵农商银行、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邮储银行陕西分行、青岛银行等7家银行或银行分行官宣调整非柜面交易限额。最新的两则公告来自邵阳农商银行、瑞丰银行。8月17日,邵阳农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将根据客户账户使用情况,对部分账户的账户功能进行调整,包括但不限于下调账户交易限额、非柜面业务交易限额。8日,瑞丰银行公告称,将不定期根据账户性质、存量结算账户历史交易情况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为账户动态设置合理的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 不过,上述银行在公告中均未公布非柜面交易的具体限额,其中大多强调“动态调整”。记者以额度不足为名义电话咨询了青岛银行、徽商银行。青岛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项限额措施已在进行中,被限额的客户非柜面日交易额上限会被调整为50000元、5000元两档。徽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则称,目前不同客户的非柜面交易限额情况不同,具体可在手机银行端查询或咨询网点客户经理。什么类型的账户会被限制非柜面交易额度?记者发现目前银行大多会根据账户性质、认证工具、交易频次等多重因素判定。据悉,此前部分银行已根据账户性质、认证工具进行非柜面交易的限额管理。以建设银行为例,该行官网公布的电子银行交易限额表显示,根据交易类型、认证工具、账户性质不同,客户在单笔限额、日累计限额、非同名转账日累计笔数、非同名转账年累计限额也不相同。II类账户(非柜面-电子银行)在个人手机银行转账汇款,如采用短信动态口令方式,日累计限额为5000元;而如果采用短信动态口令、设备绑定方式,单笔限额则为50万元或以当地分行公布为准。 在此基础上,近期部分银行以交易频次作为依据,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徽商银行在公告中称,一年及以上未发生取现、转账等主动交易,账户余额在50元(含)以下的I类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将被调整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瑞丰银行也在公告中表示,会根据“账户性质”“存量结算账户历史交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整体的方向是限制低频、安全性不高的账户。”有银行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目前很多银行既有标准的限额管理,又有动态调整的机制,说明在这一领域的管控正在逐渐从严。平衡金融便利性与安全性
值班编辑:龙王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