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钱了?财政迎来“大地震”,地方财政的压力,其实远超想象

尊敬的朋友们,今天我想告诉你们一些关于中国财政状况的事情。去年,在很多地方,政府使用罚没收入来填补财政缺口。这个并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在网上可以查到公开数据,去年很多地方的罚没收入增加得非常多。

  然而,我们不能天真地认为,地方政府通过收费乱象收入的钱会真的用来还债。普通人对待花钱的态度很简单:有钱就多花,没钱就少花。

真没钱了?财政迎来“大地震”,地方财政的压力,其实远超想象 经济 宏观经济 地方财政 行业新闻 第1张

负债和赚钱是正相关的。这些年来,普通人的收入波动很大。我们可以看到,大家消费和贷款的热情越来越低,银行为了逼迫大家消费,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国有大行也纷纷降低存款利率

然而,这些举措并没有刺激消费,相反,居民们更加热衷于存钱。今年上半年,住户存款创下了新高,达到了11.9万亿,仅6月份就新增了2.67万亿。

  然而,地方政府却不能像居民一样洒脱。他们的财政收入锐减,但支出并没有减少。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花钱的情况。2022年,全国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将达到26万亿,比去年增长了6.1%。而政府性预算支出将达到11万亿,下降了2.5%。通过这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全国存在近10万亿的财政亏空。

  老实说,由于疫情反复,去年除了极少数省市区,其他地方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都减少了。收入减少,但支出不减少。2023年的预算开支更是不降反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了5.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了6.7%。支出在扩大,收入却没有保障,这种“收支不平衡”的情况只会变得更加严重。

  当房地产行业不能再支撑起经济的时候,卖地和税收也无法继续增长,唯一的出路就是疯狂举债。那么,全国究竟有多少债务呢?

截至2022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5.1万亿,其中一般债务为14.4万亿,专项债务为20.7万亿。

相比于2021年底,债务又增加了4.57万亿。再加上中央政府国债的25.6万亿,我国政府债务余额总共超过了60万亿。

  从2022年年末的数据来看,我国31个省市中,广东省的债务余额最高,达到了2.5万亿,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也都超过了2万亿。

  好消息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政府的负债率合计只有50.1%,低于国际通行的警戒线,总体风险是可控的。

  坏消息是,除了显性债务之外,各地还存在未知规模的隐性债务,而且这些债务并不受一些监管机构的监管。这些隐性债务可能比显性债务还要大,究竟是50万亿还是60万亿,我们无从得知。这才是真正引发市场担忧的,也被视为中国经济中的“灰犀牛”。

  而且,这颗藏在地底深处的雷随时可能引爆。实际上,今年贵州、云南等省份的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债务违约的苗头。

  以上是关于中国财政状况的一些情况。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到这些信息,这样你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谢谢大家!对于为什么会欠那么多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城市发展需求: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城市可能会借债进行投资和发展。

  2. 不恰当的借贷行为:有时候,城市可能会过度借贷或者没有合理的财务规划,导致欠债过多。这可能是由于负债的刚性兑付属性等因素造成的。

  3. 资产收益不良:有些地方借债的主体并没有良好的资产收益,导致偿债能力较弱。这可能是由于投资项目效益不好或者存在隐藏的财务问题等因素导致的。

  为什么又还不上呢?

  1. 债务期限拉长:一种应对方式是将债务期限拉长,通过通胀和时间稀释债务。这样做可以减轻短期偿债压力,但同时也会延长还款周期。

  2. 过紧日子、过苦日子:在没有足够资金偿还债务的情况下,地方可能会进行开源节流,通过削减开支、提高收入等方式来减少债务负担。这可能会导致机构改革、裁员等措施的实施。

  3. 打破刚性兑付预期:打破刚性兑付预期意味着不一定按时全额偿还债务。虽然目前尚未真正发生,但中央政府可能会采取措施来处理这种情况。这可能涉及到对各方利益进行重新洽谈和协商。

  总的来说,欠债的原因可以是发展需求或者不恰当的借贷行为等,而还不上债务可能是由于债务期限拉长、过紧日子以及打破刚性兑付预期等原因导致的。

乐山房地产市场遇冷,导致了财政收入的大幅下降。房地产作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一旦遇到问题,地方财政会受到重大影响。

  那么为什么乐山的房地产市场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首先,这与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有关。为了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护居民的购房权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限购、限贷等措施,使得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减退。

  其次,乐山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乐山的房地产市场过度依赖卖地收入,一旦土地供应减少,就会影响财政收入。

此外,乐山的房地产市场整体规模有限,竞争激烈,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减少,也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

  除了乐山,其他地方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各地为了筹集资金,采取了各种措施,如精减编制、清理编外用人等,以减少财政支出。然而,这些措施只是暂时的应急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境。

  地方财政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结构性问题。当前,地方财政主要依靠土地出让、房产税和地方债务来获取收入,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限制。土地出让受到政策调控的约束,房产税征收难度较大,地方债务也面临着偿还和增长难题。

  为了解决地方财政困境,需要探索新的财政收入来源和方式。一方面,可以加大对非房地产行业的扶持和引导,推动地方经济多元发展,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

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合理调整税制,增加财政收入。此外,还可以加强地方与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全国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保基金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依赖于卖地收入。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22年全国卖地收入下降了23.3%,2023年前5个月的卖地收入更是大幅下降。

这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全年的土地财政收入可能会低至4万亿。与此同时,房地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也都出现了不景气的情况,销售额大幅下降。

  另外,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包括各种税收和收费收入。去年税收下跌了3.2%,而各种收费却增加了超过24%。这意味着政府在收入方面遇到了困难,仅靠税收很难满足财政需求。

 总之,地方财政困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全面考虑。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寻找新的财政增收渠道,才能够缓解地方财政的困境,推动地方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房地产对于城市和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乐山是一个依赖房地产的城市,当房地产市场下滑时,城市财政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如此,地方和国家财政都对卖地收入有很大的依赖度。

  综上所述,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对城市和国家的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来弥补财政,不能完全依赖于房地产。

这对于我们来说,也让我们意识到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希望我们将来能够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