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原标题:“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法律 银行 行业新闻 第1张

“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法律 银行 行业新闻 第2张

“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法律 银行 行业新闻 第3张

“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法律 银行 行业新闻 第4张

“借名”买房、“借名”买车、“借名”贷款,很多人会碍于情面或出于好心,以自己的名义贷款给他人使用,或是帮别人贷款买车买房。

但是!!!

如果有人找你“借名”你可要小心了

否则“好心”变“伤心”

别让“好心”

变成“伤心”

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法律 银行 行业新闻 第5张

“借名”贷款

QING FA

AN LI

“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法律 银行 行业新闻 第6张

“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法律 银行 行业新闻 第7张

01 2021年

“好心”的儿子

“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法律 银行 行业新闻 第8张

“你就帮帮爸爸嘛,他只需要这笔钱就能熬过这个危机。”

年近六旬的向女士(化名)与王先生(化名)因感情不和离异多年。王先生因做生意资金紧张欲向银行贷款,却因资质问题,无法向银行申请贷款。于是找到前妻向女士帮忙,请向女士出面向银行贷款后再转借给他。向女士开始拒绝了前夫无理要求,但耐不住儿子的多次请求,于是2021年3月以名下汽车为抵押向某银行贷款19.4万元并出借给前夫王先生,双方口头约定银行的贷款本金及利息由前夫王先生每月按期偿还,无须向女士支付任何手续费和利息。

02 2022年

“消失”的前夫

钱你拿走了,现在银行天天打电话催促我还款,你却玩“消失”?

“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法律 银行 行业新闻 第9张

当银行放款后向女士第一时间将钱转给了前夫,王先生最初按期偿还贷款利息,但偿还10余期后王先生便以生意严重亏损无力偿还贷款为由,拒绝履行偿还义务。向女士不论如何催促都没有结果,甚至前夫玩起了“失踪”,无法与其取得联系。

03 2023年

“伤心”的自己

2023年9月,向女士因未按期偿还贷款,被银行告上了法庭,要求偿还贷款本息。

年近六旬的向女士声称自己也有苦说不出,出于好意帮前夫抵押贷款,钱自己一分没用过,好处自己也没得到。现在却平白无故每月要向银行偿还5300元的贷款,也曾尽全力去偿还该笔贷款,但自己没有工作和收入,想要还贷“心有余而力不足”,应该找自己前夫偿还。2022年11月该笔贷款在偿还19期后便未再履行偿还义务,银行多次催促向女士无果后,于2023年9月将向女士诉至青羊法院,要求其偿还剩余贷款本息共计14.1万元。

法院审理

“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法律 银行 行业新闻 第10张

法院经审理认为

王女士自愿与银行签订金融借款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金融借款合同应认定有效,双方均应依约履行。担保人自愿在保证函中保证人处签名捺印,保证合同成立并生效,应依约承担保证责任。

银行发放贷款后,向女士未按约支付利息和还款,已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至于向女士将贷款交由王先生使用,系对自身权利的处分,并不能免除其还款责任。因此,青羊法院依法支持了银行的诉请,判决向女士偿还贷款本息14.1万元。

法官提醒

“借名”贷款,对方却不按约还款…… 别让“好心”变成“伤心” 法律 银行 行业新闻 第11张

通常来说,合同只对合同相对方有约束力。换言之,银行跟谁签合同,就只能向谁主张要求其承担还款责任和担保责任,即使借款人和担保人实际上未曾使用过任何款项,也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在借款人、担保人向银行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实际用款人主张权利,即向女士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银行履行还款义务,可以向其前夫王先生主张相关权利。

生活中,有人出于信用、资质等原因,不能从银行贷款,就想到了让亲朋好友帮忙贷款,亲朋好友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但是,以自己的名义向银行贷款给他人使用,将面临贷款不能偿还而被起诉的法律风险及感情破裂、信誉受损等后果,因为一旦你名下的贷款不能如期归还,官司就会找上门。

理性的行为人需要主动打破熟人社会的“面子关”,帮助他人时既要考虑情谊,也要考虑后果,谨防“面子陷阱”,避免出现讲义气“拍脑袋”,让“好心”变成“伤心”。

供稿丨金融法庭李拥军、代鑫

编辑丨审管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键词:银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