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不堪重压的我写了几篇文章,主要内容是身在严苛的考核制度下苦不堪言的银行员工的几点真实感受,有些网友就说了,现在哪个单位不是这样的,只要去适应就好了。 道理我都懂,但承受起来真的很累。 又有些人说了,不考核大家都躺平谁去拉业务,不拉业务怎么发展,所以还是去适应。 这道理我还懂,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拉业务,哪来那么多业务给你拉,无论多么优秀的营销骨干也有被榨干的一天吧,被榨干后怎么办呢? 只能默默承受被嫌弃,被罚款的处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压力、克服困难,沉着应变、综合施策,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临近岁末,一项项新突破正在神州大地上加速涌现。 约95万亿元!这是前三季度我国经济总量,连续九个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1.4万亿斤!粮食总产量有望再...
本文源自:金融界 金融界12月10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低走,中证中金优选300指数 (中金300,931069)上涨0.77%,报4301.92点,成交额1790.28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中金优选300指数近一个月下跌2.23%,近三个月上涨17.68%,年至今上涨20.36%。 据了解,中证中金优选300指数从沪深市场中按照中证二级行业筛选出各行业内规模、流动性和营业收入整体水平靠前的证券作为待选样本,然后从中选取ROE相对较高且稳定...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备受瞩目。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4.8%;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继续增长;10月,消费增速明显回升,货物贸易较快增长,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有亮点暖意,有韧劲闯劲,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版图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中国经济在当前和未来将为世界作出哪些贡献?一个把握大势、立足优势、不惧风雨、坚定向前的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一)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
小李反映 他想找一份“高薪工作” 结果相当于贷款上班了 最后发展成了鸡飞蛋打 小李是湖南人 之前在绍兴做水产 他说那边赚得不多 想看看杭州这边的发展机会 今年三月就入职了 “闪达运力配送有限公司” 小李:在他们这里上班,上班他就让我们贷款买辆车嘛,相当于贷款上班。 其他入职者 小钱:他说你要在我这做这个活,必须要在这买车嘛,用他们的车去干活。他就...
界面新闻记者 | 何柳颖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近日,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桂林银行行长张先德接受了界面新闻记者专访。 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出已满一年,桂林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突破?如何统筹“安全与发展”并重?数字化转型如何?科技金融推进中有何痛难点?城商行在养老金融领域有何优劣势?围绕这些问题,张先德均作出了回答。 张先德表示,普惠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打造“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桂林银行目前已在广...
界面新闻记者 | 何柳颖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年末岁尾,各大银行“花式”揽储。 此前历经几轮调整,银行的存款利率多数已下调至2%以下。在这波年底揽储中,多家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利率,推出了“2”字头存款产品。同时,中小银行还密集上架大额存单产品,为吸引储户,“存了就有礼品赠送”。 其实,不止中小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国有大行的实际存款利率也明显高于挂牌利率,但释放的部分高利率产品数量有限。有客户经理称:“得全行抢额度,建议先锁定。”...
欧洲央行本周将召开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市场机构普遍预计再度降息概率较大。面对经济增长压力和美国的贸易威胁,欧洲需要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来摆脱困境。当前,中欧经贸合作仍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欧洲提振经济绕不开中国。 12月4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出席欧洲议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听证会时称,短期内欧元区经济增长将放缓,中期经济前景也不明朗,下行风险占主导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服务业增长放缓和制造业持续萎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地缘政治风险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银行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存款、取款、转账还是办理各种金融业务,都与我们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而在取款这个看似平常的操作中,你是否曾遇到过银行工作人员看似不经意却又意味深长的询问:“您这笔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面对这个问题,或许有些人就会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但实际上,这背后蕴含着许多重要的意义和应对的技巧。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银行取款时被问及用途的原因、影响以及正确的应对方法,帮助大家在面对此类情况时能够更...
作者:罗志恒、马家进 (罗志恒 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一、全球和中美经济运行逻辑转变:从“供需互补”到“需求争夺” 过去十余年,各方共同见证和经历了全球和中国经济局势的风云变幻。美国主动背弃由自身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体系,频繁对中国发起贸易摩擦。中国经济增速换挡,从10%以上的高速增长降至5%左右的中速增长;经济中速增长之下,出现“两个偏离”。一是供需失衡引发的物价低迷导致名义增速低于实际增速,于是...
在当前时间点上,既要做好今年工作复盘,也要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无论是回顾还是展望,都需要对经济数据作深入的分析,对经济形势作全面的判断,对经济政策作密切的跟踪。围绕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和趋势,最近出现一些声音,有的故意散布一些悲观情绪,对此有必要加以澄清,引导各方全面客观冷静看待经济增长。 首先,当前中国经济的边际变化是积极的,政策效果正在显现。存量政策中标志性的以旧换新政策,在9月份开始发力,对消费已经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增量政策...
文:天风宏观宋雪涛 /联系人张伟 中国经济过去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两个趋势——“全球化”(出口)和“城镇化”(房地产)。 “全球化”的结果是中国商品出口占全球份额从2001 年的4.3%持续提升到了2021年的14.9%,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从2004年的8.6%跃升至2021年的30.5%。“城镇化”的结果是1996-2020年间年均城镇化率提升幅度在1个百分点以上,全国城镇人口由1995年的3.5亿快速增加到2020年的9亿。...